娄羽华老师指导学生开展无人机维保专项实训 长沙期货配资
彭大刚和谷青青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员,也是永川职教中心的优秀毕业生。从电子“小白”到技术尖兵,他们每一步的成长都镌刻着母校的烙印。谷青青坦言:“是永川职教中心让我敲开了技能成才的‘大门’,助我顺利考进理想大学深造,练就一身本领。”
彭大刚和谷青青的成才之路,正是永川职教中心坚持职普融通,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助力学生多次选择、多元发展、多样化成才的真实写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明确将职普融通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永川职教中心依托重庆市高水平学校、重庆市“双优”学校、重庆市首批“综合高中”试点学校等一批重点项目以及多个市、区级科研课题,携手重庆文理附中、永川北山中学持续开展职普融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将课程、师资、管理、评价四个维度紧密交织,形成协同共进、有机统一的职普融通教学体系,凝练出“四维一体”职普融通育人模式。
展开剩余60%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精准对接学生升学与就业需求,精心研制“互融互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成涵盖基础、提升、拓展三级课程体系的“课程超市”和“学习通·学分银行”,重塑教学新生态,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教师培养方面,学校通过专项培训、集体备课、技能竞赛、企业实践等完成“双师”队伍“能力重构”,创建职普“双师工作站”“联合教研室”,推进职普教师挂职交流、轮岗换岗,形成“双向奔赴”“双岗双薪”机制。
同时,学校创建“分层分类”学生管理机制,开设“普职融通班”“综合高中班”,联合普高实施“北山科技班”等教学改革,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发展路径的需求。建构“多元多维”质量评价体系,与超星公司合作建成“学习通·智慧大脑”,运用AI、大数据等工具实施学习态势感知、数据精算、个性画像和互动反思。
永川职教中心“四维一体”职普融通育人模式打破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长期存在的“壁垒”,交出了一张令人瞩目的成绩单:高质量完成重庆市高水平学校、重庆市“双优”学校等一批重点改革项目,学生在国家级、省市级技能竞赛中获奖368人次,获国家奖学金55人,升入职教本科院校652人。教师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0多项,编写出版教材30余本,论文发表、获奖100余篇,专利10项,省级以上典型案例10个。
永川职教中心“四维一体”职普融通育人模式推广运用成效显著,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00余个职业院校、普通院校、教育机构考察团到校学习经验做法。同时,学校也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普融通教学共同体和永川职普融通教学共同体,举办师资培训、课程研讨、示范教学、基地建设、成果展示等活动24次;实施“百门职育课程进校园”“百名博士进校园”“西部职教基地‘职通车’计划”行动,承办市级科技创新大赛,开展职业教育启蒙、职业体验等各类活动108场,惠及小学、初中学生3.8万余人,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筑牢根基,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创新实践。
温正鲲 姚兰 陈锐 图片由永川职业教育中心提供长沙期货配资